致命 ID
前几天看了一部 2003 年的美国悬疑犯罪电影 “Identity”,大陆翻译是《致命 ID》。这虽然是一部老电影,但是我却是第一次看,所以对这部电影的情节和结局一无所知。看完之后,我大呼牛逼,因为这部电影不仅剧情连贯,而且反转甚多,观影过程中我对这部电影的预测基本都没有猜中。
这部电影的反转真的不少。
- 电影一开始说,有个多重杀人罪犯在被死刑执行前的几个小时被提了出来,说什么他有多重人格精神疾病,需要法官再审。然后电影中就出现了一辆警车,警车中押送了一个犯人,让观众误以为这个警车中的犯人就是电影一开始就提到的多重杀人罪犯。然后那个犯人就逃脱了,接着在那个被封闭的旅馆里不断出现命案,让人以为那个就是逃脱的犯人在作案,直到这个犯人也被杀死。
- 然后这些命案的凶手就指向了旅馆的“老板”,然后老板也被干死,所有的线索都指向押送犯人的“警察”是所有命案的凶手。这个时候,电影中的男主发现了被困在旅馆中的所有人物都有同样的一个特征,那就是他们的名字都和美国各个州的城市名字相同,他们的生日也都是同一天。这个时候,我就立刻想到了,所有这些困在旅馆中的人物都是男主的多重人格。但是,电影还没让我得意一秒钟,就切换镜头回到了现实,医生向法官介绍了这个被提取出来的多重杀人罪犯的多重人格问题,还表示,如果想避免死刑,那么多重人格中的杀人人格必须被杀死。这时候,观众就会认为,那个押送犯人的“警察”就是这个多重人格中的杀人人格,甚至电影中的男主,也就是那个善良的人格,也认为押送犯人的“警察”就是杀人人格,并和他同归于尽。然后,多重杀人犯的多重人格就只剩下了一个“妓女”的人格,但是也是一个善良的人格。法院也认定多重杀人犯的杀人人格已经被杀死,所以多重杀人犯被取消了死刑。
- 但是,电影的结局又有反转,原来这个多重杀人犯的多重人格中的杀人人格并不是那个押送犯人的“警察”,而是那个被认为已经被炸死的“小孩”。这个“小孩”用障眼法让所有人都以为自己被杀死,然后偷偷出手直接或者间接杀死了所有其他人格,让现实中的法官赦免了多重杀人犯的死刑,主宰了多重杀人犯的身体,并在现实中又杀死了押送自己的警察和医生。其实如果没记错的话,电影开头就有提到,这个多重杀人犯的童年时的悲惨遭遇,事后想想,这个其实就是一个伏笔,和结局里杀人人格的“小孩”也对上了。
多重人格的犯罪悬疑电影佳作我看过不少,比如说小李子的 “Shutter Island”(《禁闭岛》),克里斯蒂安·贝尔的 “American Psycho”(《美国精神病人》),但是那些电影里的精神病人也就只有二重或者三重人格,有这么多不同人格的犯罪悬疑电影我还是第一次见,而且是一部极好看的电影,非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