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室温超导造假聊聊学术不端
几周前,学术界曝出了一个重量级的消息,有个来自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的叫 Ranga Dias 的逼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Evidence of Near-Ambient Superconductivity in a N-doped Lutetium Hydride”宣称自己的团队在 294K(20.85°C)10 kbar(一万个大气压强下)实现了室温超导。姑且不论这一万个大气压强条件苛刻的惊人,室温超导是人类之前从未实现过的,这个研究成果如果属实,那么将会对未来超导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产生重大影响。
我对超导这个领域没什么认识和了解,本来不应该对这个研究发表评论。但问题就是,这个叫 Ranga Dias 的逼,他本身就是个劣迹斑斑的货色。而且他一切的种种行为,都在表明说他就是个学术造假的惯犯。我再联想到自己之前做学术的时候身边充斥着不少造假科研人员,就免不了要出来说几句了。
Ranga Dias 给这个最新研究成果做学术报告展示,并不接受提问,这就是学术造假心虚的体现。学术造假的人最怕的就是别人刨根问到底。最近,又有好几个国内外的研究团队尝试重复他的研究成果,均以失败告终。另外,Ranga Dias 的博士研究生论文涉嫌学术不端,抄袭了别人的论文,他的毕业学校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完全没听说过)居然还不撤销他的博士学位。他在 Harvard University 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时候(Harvard University 居然会接收他做博士后)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声称自己成功制备了金属氢,但是在别人无法成功复现的时候却说当时自己制备的样品因为保存不当已经不存在了,而且也没办法重新制备一次金属氢。就这么劣迹斑斑的一个人,居然还能在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找到一份教职。两年前,Ranga Dias 就早已声称自己的实验室团队实现了室温超导,并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但是因为别人无法复现,且《Nature》杂志认为 Ranga Dias 的团队蓄意操纵数据分析,最终将当时他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撤搞。就这样的一个人,也配得上教授的头衔,国家还会把纳税人的钱批给他当科研经费,《Nature》杂志依然会选择接收他的论文。那我只能说,学校董事会的成员脑子是进水了,审核科研经费的人脑子进水了,《Nature》杂志的主编脑子也进水了。
Ranga Dias 这次的所谓的学术成果,毫无疑问,又是一次学术造假,又一次成功的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又一次浪费了国家的科研经费,又一次排挤了那些真正的在好好做科研的同僚。我一直提倡就学术欺诈立法,对那些学术不端的人应该判处坐牢甚至死刑。刑不上大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这个年代,没有一个所谓的人才是不可代替的,读书人做恶甚至比文盲做恶对社会的危害更大,那又为什么要对他们包容呢?
接下来,结合我自身的经验,来谈谈学术不端的人的一些常见特征。
第一,学术不端的人很擅长在别人面前,尤其是在还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学生面前,炫耀自己的科研资历,包装自己。即便是我见过的一些曾经是诺贝尔奖得主的门生的教授,学术造假的也有不少个。我那时候年轻,那些人老是有事没事和自己的诺贝尔奖得主导师合个影,然后给你看看,又或者有事没事老给你说他们和诺贝尔奖得主的一些故事。虽然和诺贝尔奖得主共事的经历确有其事,给别人聊自己的科研经历也无可厚非,但是问题是,你和他们聊下来,感觉他们想要借他们和诺贝尔奖得主你知道的是他们很牛逼,而不是你该从诺贝尔奖得主地方学到什么,这就很让人恶心。另外,他们也非常喜欢到处在显眼的地方晒自己的获得的所谓的奖项,以突出自己的成绩和地位。真的牛逼的人是不会到处说自己牛逼的。
第二,学术不端的人在大学做学生期间很可能就有作弊或者抄袭行为,即便他们在大学期间可能从成绩上来看非常优秀。无论是中国的大学,还是西方的大学,我接触的学生中,那些考试曾经作弊,作业曾经抄袭,亦或者学生实验曾经篡改数据的学生,如果并不加以监管和制止,那么他们在科研中很容易产生作弊的行为。考试作弊取得成功,作业抄袭取得成功,学生实验篡改数据取得成功,学术造假取得成功,和“黄赌毒”是一模一样的,大脑都会因此分泌多巴胺,会成瘾。越界过一次两次,不加以教育批评制止,那么瘾只会越来越大,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学术不端的人非常擅长制造新概念,这其实也就是谎言的一种形式。他们非常擅长把一个比较基本的甚至比较简单的东西进行一些简单的包装,用一种你听的比较懵的方式向你讲述,让你有一种他做的东西很高大上的感觉,但是事后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也不过如此,有时他们说的甚至就是错误的。
第四,学术不端的人非常会玩弄数据。他们擅长在实验中选择性的记录对自己研究成果“有利”的数据,甚至篡改数据,而忽略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数据。在数据分析方面,他们擅长用一些同行看不懂的,他们自己也是不怎么懂原理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只要数据分析的结果对自己研究成果“有利”即可。这样,一来可以唬住别人,给别人自己的数据分析水平很高的假象,二来可以防止别人质疑,避免自己露馅。这样,他们的数据给人的印象总是数据非常好,信噪比很低,非常容易下结论。即便数据不好,他们也能通过不正当的操纵某些数据分析方法得出他们想要的结论。
第五,学术不端的人不喜欢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细节。在上面一点,我已经提到学术不端的人的数据通常都非常好,而且结论也非常好。但是当同行,有时甚至是同实验室的同事,项目的合作人,想进行一些细节上的探讨交流,学习也好,帮忙也罢,学术不端的人一般只会给你非常模棱两可的回答。当你进一步追问,他们就会用种种理由告诉你,他们不愿意和你分享技术细节。即便在论文里,对实验的细节描述一般都不够深入。于是即便别人想重复实验,经常也是一头雾水也无法重复。
第六,学术不端的人不允许你提问或者质疑,擅长给你压迫感。当你对学术不端的人的论文,报告,甚至是谈话的一些涉及学术不端的关键地方进行提问或质疑的时候,通常来说你不会得到满意的答案。要么他们就是说一大堆你不怎么能听懂的东西糊弄过去,要么就是反过来质疑你的知识水平不行,实验水平不行,技能水平不行,等等。
学术不端的人基本都具有以上特征。他们表面光鲜亮丽,成绩斐然,但与他们接触和共事总觉得恶心。任何人都可能会学术不端,即便他们是诺贝尔奖得主,科学院院士,名牌大学著名教授。如果你周围的人里也具有以上的某些特征,那么你就要注意了,赶紧离开他们,即便他们是你的导师。
从室温超导造假聊聊学术不端